扶贫 特色种养业 鼓励扶贫 特色种养业是指由政府部门支持、社会资本组织、社会力量投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
在2018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中,规定, 农业户口的地域应当向具有扶持意愿的贫困农户提供良种、饲料、养殖技术、种养扶持,还要对脱贫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给予相应的帮扶。
在2018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中,规定, 为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工业化和乡村产业融合,需要在农村自愿性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投资农业项目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区。
“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重点在于重点在于招商引资和信息科技,这是融合发展方向。”湖北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作为农业产业大省,需要对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提高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能力。
“经过科技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达到更好更快更高水平。”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产业方面,湖北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普遍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都处于相对领先水平,已经成为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产业链角度看,按照优势产业聚集的原则,湖北将建成农业产业功能区、传统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带,使其成为新的农业产业发展高地。
在传统产业聚集区,充分考虑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农业产业带布局上,根据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目标,加快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并将农业产业化集群纳入“一县一业”范围,形成由特色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集群转变的良性循环。
而传统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空间的集群。在规模上,体现充分考虑生产主体、产业集群和社会主体的主体等情况。在发展方式上,体现实行规模经营。近年来,现代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通过“大农业”带动种植业、畜牧业、中药材、渔业等传统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布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与此同时,在发展方式上,突出推进科技创新,探索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科技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