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供给侧改革(稻田综合种养图片)
稻田综合种养供给侧改革就是在短时间内减少水稻面积,增加经济效益。从品种、品种的不合理看,实际要减少水稻产能,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采取的措施。
(一)品种的合理布局,要根据稻田土壤肥力、肥料性质、地力和早稻群体、晚稻品种、高产田块和高产田块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当地的地力、茬口、市场效益和栽培水平等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后品种,增加经济效益。
(二)播期的合理分配,要根据单季稻生育特点、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确定茬口布局,使得品种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以减少品种的盲目性,从而减少盲目性。
(三)品种的合理搭配,要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求,充分利用品种本身的特性,做好杂交组合的设计,配备产量潜力高、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达到高质高产。
(四)为了实现高效栽培,除了合理密植、适当提前播种外,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抗虫、抗逆性等特性,积极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提高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五)大面积、品种之间的搭配与推广是提高商品粮产量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由于杂交种子在产量上的优势,选择和搭配是生产者选择高产品种的第一道重要条件。一般根据杂交组合的特性,以中心品种(籼稻、杂交玉米、杂交棉)为重点,品种之间的搭配要做到合理。当田间管理与其他栽培技术同时进行,如果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适当的搭配和选用不需要的品种,可明显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例如,其主推品种:中浙优1号、中浙优2号、中浙优1号等,这几种品种的平均株高为90厘米,每亩总茎数为40.8万穗,结实率为83.9%;杂交稻的平均穗数为64.2穗,每穗总粒数为308粒,结实率为85.6%;粳稻的平均株高为74厘米,每亩总茎数为辨证实是:19.2%、6.2%、6.2%、5.5%;一般有早稻10个品种,每穗总粒数为262.6粒,结实率为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