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袋装栽培方法如下:
一、采收。将菌棒按大小分开栽培。用左手托住菌棒,右手的食指、中指分别套在其它菌棒上,并将袋口与袋口上下捏紧,在外面套好袋子,以防气雾接触。第二天,给菌棒喷水,当看到有少数的小子实体长出时,即可进行采收。
二、加工。对已经生出的茯苓在采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翻动,并且在把袋口多的取出,将粗的部分去掉。然后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或石灰水进行浸渍,充分的进行消毒,然后需要在进行通风一天后进行重新上袋栽培。
三、采收。第二天按照市场上的品质一般在12小时后,采收的菌袋还要进行水分、养料、虫、草、菇房的整理与灭菌等。把之前采收出的菇袋,再把菌袋带回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为了促进茯苓的成长。
四、催蕾管理。采挖茯苓的时候,需要等到菌袋上出现虫洞时,进行喷洒一次杀虫剂和杀菌剂。然后将菌袋放入到有遮阴的地方进行催蕾。期间,需要注意保持菌袋里面的温度和湿度,在喷水之后,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并且不要进行通风,使菌袋中的水分达到正常水平。
五、通风换气。在出菇之后,需要把菌袋搬进菇房进行通风换气,以确保菌袋内的氧气含量,从而加快茯苓的生长。
六、翻堆。在出菇之前,需要将菇房的地面、墙壁以及菌袋之间的空隙挖成一行一行的浅。在出菇之后,需要每间隔12厘米左右的间隔把料翻动一次。然后将其翻动一次,一直到堆面平整,再将其堆成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12厘米、10厘米左右的长条,进行出菇。
七、出菇管理。在出菇的之后的管理工作同样也是重要的。首先需要打开通风口将菇房的门窗打开,在每天晚上的时候,将菇房的门窗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