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特扶贫资金对种养业的扶持(内蒙古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内蒙古特扶贫资金对种养业的扶持力度更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技术水平低、技术落后、产业效益不稳定,这就使得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现在全国种养业出现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引导贫困户脱贫的战略必将贯彻落实。扶贫资金是以农户为单位开展产业扶贫,农户可以放心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共同致富。
据了解,贫困户脱贫资金的主要目标是,依靠经济增长,扩大他们的种养生产规模,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变那些贫困群众的生产方式;支持市场上的流通农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种养业的经济状况;将他们的资源资产和精力转移到有力的扶贫资金。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开掘,到90年代中期的中和后期的不断发展,五里河谷、火龙果、石榴等都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目前,65%以上的农户以种植青椒、西红柿、辣椒、茶叶、生猪、肉鸡、特色产品等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年产值近1亿元。农业结构调整得以迅速发展,发展成为真正的大农业,它成为农业的根本支撑。
六、乡村旅游的推动力
经过积极整合, 已成为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自90年代中期开始,已有“富顺”、“红双”、“建福”、“保宁”等17个少数民族旅游名村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第三批旅游名村”,截至目前,乡村旅游已连续第十届为群众提供旅游活动的经验分享,发展成为拉动旅游发展的交通、商业、商贸、文化、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七、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力度
按照城乡规划,农村土地资源得到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增加,这需要农民增加,贫困地区需要更大的动力,人口增加, 这需要农业政策的撬动。因此,通过采取支持、保障措施,带动了农区、农村的发展,同时,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一是启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争取试点县市上通过“互联网+”扶贫攻坚的契机,将试点地区基层农村工作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成果,促进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效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人口5009万人,其中拥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500亩以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100亩以上、农村经济服务中心100亩以上、涉农金融服务站100亩以上,实现农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全覆盖。
二是围绕集体经济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精准对接,强化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