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特色面食技术培训)
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在会上,专家分别演示了“生物互补”技术、“一平方米牧草与三防”技术、“防虫网与天敌匹配技术”等知识。他们将现场演示的种养技术内容、阶段性详细讲解为参会人员进行讲解,在互动进修中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共享技术,切实提高全体村民种养技术的水平和质量。
牧草与防虫网与天敌匹配技术运用牧草的防虫网与天敌匹配技术是针对当对作物上常见的虫害来进行种养技术培训的一种方法。此次培训班采用“物理混养技术与防虫网”等技术,是在全市草场植被多样的情况下统一采用。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利用先进的植物配置技术,包括卫星定位技术、微喷灌技术、荧光灯技术、黑光灯等,通过设备的仿生合成,从而达到以高效环保、低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种养结合技术模式对传统牧草、玉米、高粱、甜菜等作物进行的病虫害防治,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省工省力,病虫防治效果明显,技术先进,灾后复种效果显着。与传统种植相比,通过种养结合技术模式,对饲料添加剂、畜禽粪便发酵等技术的研究更为全面,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新品种
技术模式有什么优势?
关键是我们要使用的新品种。
除了合成饲料添加剂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比如,玉米的芽变试验成功,品种的抗寒性、抗病性、抗旱性等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从而改变了传统玉米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据市场了解,目前国内正在推广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了新的玉米品种,改变了传统玉米缺少营养、品质低、产量低、口感差的状况,提高了玉米产量,增加了饲料的附加值,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能节约饲料,延长养殖周期,从而提高养殖利润。
最新技术模式有哪些?
为了有效解决新技术推广带来的问题,很多农户种植优质的甜玉米,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有两种方式:
1、大垄种植,行距为33cm,株距为25cm,每穴3-4粒,亩产量300-350公斤。
2、垄作,高垄种植,垄高18-20cm,亩保苗500-600株,高垄种植,垄宽24-26cm,垄高10cm,株距12-14cm,亩保苗5000株左右。